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家丨彭小莲:书斋外的学者,贾植芳先生是我们人生的坐标

彭小莲 新三届 2020-10-14

作者档案

彭小莲


 彭小莲,1953年6月出生,曾在江西插队9年。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。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嘉奖,代表作品有《女人的故事》《上海纪事》《假装没感觉》《美丽上海》《上海伦巴》《我坚强的小船》《请你记住我》等,其中《上海纪事》曾获华表奖最佳故事片,《美丽上海》获第24届金鸡奖最佳导演。2019年6月19日在沪辞世,享年66岁。


原题

书 斋 外 的 学 者

——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





作者:彭小莲
原载《钟山》杂志2016年第5期


    

贾植芳先生(1915-2008)



在复旦新闻学院,问起正在就读的年轻学子:你们知道贾植芳先生吗?身边的学生都面面相觑,沉默着。终于听见有人发出声音:谁是贾植芳?我反而被问得愣住了。我该怎么回答?连复旦的学生都不知道贾先生,我说什么好呢?

 

仔细想想,他们有权利对复旦的元老级教授陌生,因为贾先生的照片并没有出现在学校重要的墙壁上;他们是对的,复旦校史上也不会如实描述他们曾经是如何对待贾先生的。如今学生都那么单纯,他们的人生阅历,几乎是在手机、微信、微博上完成的,真实的世界被遮蔽了,碎片化的信息,把思考同时割裂,但是他们并不在乎。


可是,我在乎,我在乎贾先生作为一个人,他对我、对我们历史的意义。


1916年9月29日,贾植芳先生出生于山西襄汾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。


“我生于袁世凯称帝的那年,年轻时曾自号‘洪宪生人’,以后又经过了军阀混战、国民党专制、抗日战争等时代,一直到高唱着‘东方红,太阳升’。有缘的是我每经过一个朝代就坐一回监狱,罪名是千篇一律的政治犯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,我是认真付出过生命的代价的。”(见贾植芳著《狱里狱外》[1]的“序”)


四次监狱,四个时代,同一个罪名,这让我从监狱的铁栏杆上,看见的是时代的印迹,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质。这不变的监狱,像黑夜的降临,让我对时代充满恐惧,它啃啮着人心,或许比黑夜更黑暗,是我们对未来的茫然;但是竟然会有像贾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,他在黑暗中点亮了文明,带领我们去认识世界,他瘦弱、矮小的身躯,一次一次从监狱的大门里走了出来。


穿行在贾先生的四次监狱里,我没有听见贾先生期期艾艾的抱怨,他只是描述着他曾经共同相处过的犯人。我是在这些犯人身上,看见了社会的变迁,制度正在建构每一个人的生命,而一代一代的人在努力追求打破这建构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人,对于生已经没有了追求,只存在着最简单的两个字“渴望”,因为在这“渴望”里,下意识还存有自己的追求,它把人的本能推到悬崖边上。


贾植芳任敏夫妇及女儿贾英,1981年摄于复旦六舍庭院内


四次入狱



第一次入狱,他还是个学生,那个戴着圆圆的眼镜的人,一看就是典型的接受“五四”洗礼的那种年轻人。

 

1932年,16岁的贾植芳正跟随哥哥在京读书,读的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,崇实中学,全部英文教学,校长不让学生介入政治,可是这英文却是可以打开人生的另外一个窗户,看见中国以外的世界。于是贾先生已经不能满足于行侠仗义、浪荡江湖的游侠好汉之情了,他在本质上,已经开始接受西方文明的精神,在人生的价值观上,同样抛弃儒家文化里的内核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。贾先生是带着茫然,开始寻找自己的理想,于是19岁那年参加了“一二·九”运动,随后立刻被抓进监狱。


贾先生被关在北平警察局,因为家里有钱,冬天的他穿着皮袄,头上还戴着法兰绒的小帽子。这与我后来见到的贾先生,完全是天壤之别。老年的时候,他总是穿着粗布衣服,布底鞋,老式的圆口布鞋。我很难把这两个形象对比在一起。这些当年的激进分子、革命者,都不是我们在电影里看见的,他完全是一副小少爷的架势。很快,监狱进来一群军人,都是器宇轩昂的架势,他们也都是穿着貂皮大衣,跟随他们押进来的还有一批妓女,立刻被关入女牢。那是国民党政府在反腐清廉的作为,整顿这些集体嫖娼的军人。但是,用贾先生的话说:“谁都知道,这类罪名不过是一个借口,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军队里的派系和当时的政治局势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60页)

 

和贾先生关在一起的,有一个老军阀,是张学良下面的航空署长,也是张学良亲自送他去德国留学的。即使进了监狱,他还是一副“领导”做派,同时跟随押进来的军人,随时都在伺候着他。“署长”操着东北话,在那里大骂政府,显然对这个政府是有意见的。可是再骂,也是要熬过监狱里的时间,那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最难对付的东西。于是“署长”把贾先生叫“小朋友”,这让人有亲切感,虽然是个老军阀,在监狱里,竟然也是有教养的。他要教“小朋友”德语,贾先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育,于是就从写字母,学发音,从头开始教。贾先生学得开心,署长也教得认真,可是教着教着,署长大烟瘾发作,人就完全废了,痛苦得不堪忍受。可是,当他发作完以后,一旦恢复正常,又开始认认真真教贾先生德语。

 

不久后的一个下午,贾先生还在睡觉,这个叫赵吏的军阀被戴上铐子,拖出去了。不知道他去了哪里,贾先生还想学德语,惦着他,就悄悄地问看守,这才知道,他被拖出去枪毙了。你再大的职位,在没有法制的社会,这生命不是属于你自己的。这之后,是贾先生的家人,花了大钱,把他从监狱里赎出来了。很快,他逃亡日本留学。


1987年秋,贾植芳与哥哥贾芝在家乡祖坟祭祖


第二次入狱,贾先生已经不是学生,他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经历,但他还是那么年轻。那是1945年,29岁。贾先生恋爱了,他带着恋人、才20刚出头的任敏阿姨逃跑到徐州。因为他在国民党独立工兵第三团担任日文资料翻译,原以为生活可以安定了,却又被人怀疑是共产党,有好心人及时赶来通风报信,说兵团在策划要活埋他。当天夜晚,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,贾先生在前面爬,然后回头叫一声,任敏。任敏阿姨赶紧跟着爬过来,就这样逃跑了。

 

一到徐州,他在公告上看见汪伪政府淮海省长是郝鹏举,那是他从日本回国抗战时参加留日学生特别培训班时的教官。贾先生竟然前往郝鹏举驻地去看望他,天真地想策反他。这下,贾先生又被日本宪兵抓起来。

 

历史总是让我们糊涂,现在都说国民党是在最前沿的战场上杀敌抗战的,可是看着我身边父辈的故事,听他们亲口诉说的,却是在国民党统治下被陷害、被逮捕、被受刑。不管贾先生那时候是否是共产党,他抗日的目的是明确的。那为什么在那样的时刻,不去杀侵略者,却要对自己的国人,对贾先生这样的抗日知识分子一再陷害?中国的历史,真的是深不见底。

 

贾先生在日本留学时,听到日本人打进北平,卢沟桥事件发生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,他毅然弃学回国参加抗战。可是当他乘坐的轮船抵达香港时,伯父连夜写信通知他:“你千万不要回国来,你一个人也救不了国家,这战争也不是一下能结束,你要么留在香港念香港大学,要么到欧洲去,比利时、法国都行,读个三五年书再说。”但国难当头,贾先生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怎么可能选择书斋里的生活?那椅子都是燃烧的,他坐不住。


现在,贾先生被关进徐州市警察局特高科的监狱,他是和社会最底层的流氓、地痞、无赖关在一起。和他们,贾先生无话可说。不能想象的是,那时候,监狱里允许任敏阿姨每天给贾先生送饭送菜,这样任敏阿姨就可以知道贾先生的存在。虽然担惊受怕,可是贾先生还活着啊,这是最大的希望!没有关到三个月,1945年8月15目,日本无条件投降,于是穿着囚衣,贾先生走出了监狱的大门。


1987年秋,在山西襄汾县东侯村时住所合影,贾芝、贾植芳身后是任敏当年下放农村时住的房子


第三次入狱。是战争结束两年以后的事了,新生活开始了。可是谁都不能理解,新生活并不意味着自由的生活,新,原来也不意味着好,更不意味着进步。1947年贾先生再次被人告发,说他咒骂国民党,又在当时复旦大学学生办的《学生新报》上发表文章《给战斗者》,于是被关进了上海南市区蓬莱路的警察局。当然,这是让贾先生成熟的一次监狱生活,因为他终于明白他的追求、他的理想,以及他该做什么。贾先生在国民党的监狱里,“胡风却在外四处奔波,设法营救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50页)


这一段的监狱生活,是烈士陈子涛占据了他生活和记忆的巨大空间,我们现在还是可以从网上查阅到陈子涛烈士悲壮的英雄事迹。但是,贾先生却刻骨铭心地记着他的一切:“听他说,国民党要抓他已经很长时间了,他一直东奔西跑,过着游击队的生活,手上一只皮包就成了他从事进步文化事业的办公室。他的被捕完全是偶然的。他住在以开印刷厂为掩护的骆仲达家里,那天他正在洗澡,特务突然冲进来,把他抓住了,但并不知道他是谁。因为搜到他一只自来水笔,那时知识分子喜欢在笔上刻自己的名字,这才发现他就是追捕很久的陈子涛。在监狱里,他受到刑法最厉害,上老虎凳,钢签刺手指,用布铰头等酷刑他都尝过。就差一种最惨无人道的刑罚,特务叫它‘猪鬃刺马眼’,是用猪鬃向生殖器的眼孔穿进去,据说这是清代北京的五城兵马司衙门审江洋大盗的刑罚,铁汉也要死去。那天,丧心病狂的特务苏麟阁叫嚷着要用‘那个办法’,只是仓猝间没有刑具,才没使用。(那个苏麟阁也是领头抓我的特务,解放后潜伏下来,1950年在镇江被公安局逮捕,经过审讯处决。报上公布过他的罪行内容,其中有一条是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卢志英、陈子涛、骆仲达、吴二男、杜青禄、贾植芳等人,我和杜青禄被列入‘进步人士’名内了。)那时国民党特务对知识分子还有一点顾忌,若没有什么确实的凭证,还不敢轻易用刑,但一旦证据确凿,认定是共产党,那决不会手软,各种毒辣的刑具都敢用。陈子涛的身份已经暴露,他的苦吃得最多,可是他始终一声不吭,保持了一个革命者的高风亮节。那个监狱并不大,审讯室就在我们这排牢房的对面,中间只隔了一个天井,每当陈子涛受刑时,我们都把胸紧紧贴在铁栏杆前,整个心都被审讯室揪住了。陈子涛后来是死在狱中。在他活着的时候,我们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互相勉励:‘要活得像一个人!’这句话一直响彻在我的后半生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62页)


任何一个正直的、有理想追求的人,在与陈子涛这样的革命者相处的日子里,都会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,都会被他追求的理想的信念所打动。所以,贾先生作为一个左翼知识分子,他不能不以陈子涛为榜样,他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。看着共产党人陈子涛的形象,贾先生一定是“因解放而变得美丽的‘早晨’,激动得流着眼泪写道:‘我们竟还能活到这个美丽时日的来临!’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7页)


1947年~1948年国民党监狱幸存难友,前排:向顷、张长林、张永芝、贾植芳,后排:忻素妹、汪文郁、藏风英、余锦云(罗平夫人)


第四次入狱:国民党夹着尾巴逃跑了,原以为,贾先生可以理直气壮地“活得像一个人”了,枪毙苏麟阁的罪行,正是因为他陷害像贾植芳这样的“进步人士”。可是,怎么又是好景不长,1955年5月16日贾先生再次被捕,他被卷入了“胡风反革命集团”。这是他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,因为当时国民党监狱要求,只要贾先生交出胡风的住址,就可以释放。怎么反革命国民党都逃跑了,被打倒了,自己却成为了反革命。“种种自作多情的理想还没有施展,就被现实击得粉碎!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7页)

 

一个漫漫的长夜,比以往的三次入狱都更加无望,无望到耗尽了贾先生最好的中年时期。“哦,监狱,我从此第四次地进入了这个吃饭不要钱的地方了。对我说来,这是轻车熟路。但这次与以往不同,它使我迷惑不解……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5页)他接着再说一句:“唉!自由,在我的一生里实在太短暂了,然而在这瞬间的自由里,我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时代大裂变。从此我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五年的苦难生活历程。这年我还不到四十岁,当我重见天日时,已经是六十开外,垂垂老矣!但这期间我从残酷的生活里学到了许多东西,我变得似乎聪明一些了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5页)


为了这点聪明,贾先生付出了多么可怕的代价。如果,你也遇见了贾先生第四次在监狱里碰到的人,你就知道,他终究学到的是什么东西。“在这里,我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死。他既不像北平监狱中的那个老军阀,糊里糊涂地做了军阀斗争的牺牲品,也不像陈子涛同志那样气贯长虹,感天动地。他与我的种种经历,回忆起来,也像一场长长的噩梦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63页)

 

那另一个人,就是“老板”。从遇见老板直到他死,贾先生居然叫不出的他的名字,只知道他是老板,解放前承印刊物的国光印刷厂的老板,他说着常州话,身材高大,穿着绸缎衣服,一副体面的老板形象。就是在那个时刻,贾先生找朋友凑钱创办他们的左翼刊物,稿子编辑完后,要找印刷厂,当时承接这样的“活”是有生命危险的,国民党政府知道后,不仅让你倾家荡产,还会遭到拘捕。但是,老板竟然接受了这些年轻人的要求,帮助他们印刷了杂志《犯罪的功劳》,这是一个以刊登杂文为主的杂志,其中有贾先生写的《黑夜颂》,你一看名字,就可以想见他们的激进。没有想到刚出第一集,贾先生还没有看见刊物,就被国民党逮捕了。


刊物印出的那一刻,也是它寿终正寝的日子。于是,他们一下子就欠了老板三百大洋的印刷费。1947年的三百大洋,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啊。直到解放初,贾先生在福州路上的那些小出版社里,遇见了老板,他们客客气气地寒喧了一番,那时候,贾先生已经是震旦大学的教授了,但他身上依然没钱。只是老板像忘记了一样,根本不提往事,贾先生对老板心存内疚。没有想到,1955年的时候,贾先生在监狱里,遇见了老板。他一如既往地高大自信,用贾先生的话说“神态仍然是安详,脸上气色也不坏,不像那些新抓进来的犯人吃不下饭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64页)


1967年的贾植芳


老板积极要求上进,一解放,就把自己的小印刷厂交公,搞了公私合营,他觉得这次逮捕是一个误会。因为他家里房子大,公私合营以后大概收入少了,就想以房子出租来挣点外快贴补家用,于是就在马路上贴了条子招租。


今天,我们都不会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,很快来了一个租客,住了不久,那个租客又退了房子走了。太平常了。可是,偏偏在肃反的时候,发现那个租客是一个反革命,逃到台湾去了,这下老板就落了“包庇反革命”的罪行。但是,老板觉得这是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,因为上海人从来就不作兴问人家的隐私,租房子就是租房子嘛,他怎么知道人家是干什么的。实际上,人家可能就是逃到台湾,是否真的是反革命,也没有证据。当然,老板不会这样跟人论争,是我们现在的想法。所以在监狱里,老板笃笃定定过着日子,还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,等待着很快释放,然后可以过个普通人的生活。后来,贾先生就没有看见他,估计是问题解决了。

       

直到1960年,灾害来啦,监狱的伙食已经完全不能入口,不仅质量不行,连数量都不能保证。贾先生虽然胃口很小,也饿得全身浮肿,已经从小腿肿到腹部,看来人快要不行了,监狱把他送到提篮桥的监狱医院。那哪像医院,像停尸间,横七竖八躺满了因为饥饿而浑身浮肿的重病犯人,似乎是一个“临终”医院,每天都有死人被抬出去。


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贾先生在病房里遇到了老板,已经面目全非,浑身浮肿。他几尽绝望地告诉贾先生,就是那次见过贾先生以后,他被判刑了,罪名是“窝藏反革命”,刑期七年。眼看刑期快满了,他却因为饥饿又得了黄疸肝炎,全身蜡黄,老板完全被打垮了,以往的自信、坦然早就烟消云散。在他身上,看见的是奄奄一息的文明残骸,刑期吞噬着他最后过普通人生活的渴望,他能和贾先生说什么?


不同的昨天,共同的今天,两个浮肿病人,躺在各自的床上在思考什么?对未来的憧憬,必须和报纸上的宣传步调一致,问题是他们读不到报纸。没有憧憬却带着渴望,想不明白太多的现实,却依然对于活下去,有着同样的渴望。老板在提篮桥监狱去世了。至死,贾先生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。


最终,监狱医院允许子女和父亲告别,老板进入昏迷状态,子女围着他叫喊着:“爸爸!爸爸!”这大概是最让人动容的时刻,这些子女在那样革命的年代,竟然没有与他们坐牢的“罪犯父亲”划清界线。“一会儿,看守人员过来说,探望时间到了,这一家人最后看了病人一眼低着头怏怏地走了。我看到临出病监门时,他的妻子掏出手帕,两手捂在眼睛上,出去了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65页)


老板的死亡,让贾先生完全明白了,美丽的口号距离人人平等、自由的王国是两个世界;四次狱中人物的演变,是时代的演变。



书斋外的学者



先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:“我不是一个书斋里写文章的人,我的一生中,经历过各种复杂的场面,周旋于各种社会关系,见识过各种政治和社会人物,这些奇奇怪怪的人事在这部回忆录还将继续登场。检点一生,出入于黑黑白白之间,周旋于人人鬼鬼之中,但心里所向往,所追求的理想之光,从未熄止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55页)

       

贾先生喜欢把自己归纳成江湖中人。是的,他喜欢交朋友,喜欢热闹,喜欢喧嚣,但是他常常又是喧嚣中最孤独的一个人;他不计较,在他家里,任何时候,都是高朋满座,即使在贾先生最艰难的时刻,他只要有点条件,哪怕是几颗花生米,一碟酱菜,伴着一盅小老酒,在那窄小的破屋子里,他也会接待客人,只要有人敢去看望他。在我们掐指算来,贾先生吃的苦头,坐牢的原因,几乎又都是和他的文字有关系,而他偏偏说自己不是书斋里写文章的人,那他犯的是什么罪?或许是社会不能容忍一个激情少年,不能接受他的左翼思想?那后来呢?那牢不可破、神圣到几乎是神秘——时代的变迁,依然没有把贾先生的命运改变。


对现实的认识,他有自己无可辩驳的理解,这个地主的儿子,从中产阶级成为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,慢慢超越了激进的革命,他在自己的选择里,重情意,但是在“罪行”面前,他用法律为武器,希望社会秩序化,这个秩序是法制的,还没有等他大声说出来时,他已经入狱了。在文字上,他也没有更多的表示,只是身体力行,既没有加入任何政党,也没有出卖朋友,而是固守着对朋友的真情,最终被监狱裹挟。


贾先生是最典型的性情中人,对自己的未来,他没有设计,是一步一步从认知里朝前走,我们也是这样看着他在政治上一点一点成熟起来的。他在一二·九运动中被捕后,当时颁布的《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》,政治犯是可以就地枪毙的。所以,真是危在旦夕,是贾先生的伯父,一个洋务商人,重金将贾先生保释出狱,然后又是在伯父的帮助下,逃亡日本留学。


贾先生一直在闯祸,一直没有安分过,似乎他的血就是和别人不一样。但是,无论如何热的血,当走在日本街头的时候,他同样会感到茫然,乌托邦的理想,人的精神世界,最终还是要依附在一个自信的灵魂上,否则在现实里如何兑换他的理想?如何建立自信的灵魂?他那么年轻,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没有自己成熟的见解。所以,当听到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时,贾先生痛心疾首,他说:“鲁迅先生逝世,我感到了像失掉了依靠似的悲痛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35页)


就是在那个时刻,他在日本的街头看见了胡风先生办的杂志,他并不知道胡风是谁,却有一种潜在的熟悉,他似乎在那里可以体验到一种鲁迅先生的气质,他向往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字,其实,他并没有当作家的冲动,他或许只是在寻找精神归宿。于是,他把自己当年逃亡日本之前的茫然,写成了他第一篇小说寄往中国,向胡风先生的杂志投稿。



贾植芳任敏夫妇与朋友、学生


今天,当我看到贾先生21岁在日本东京写的这篇小说《人的悲哀》[2] 时,我真的被惊着了。很难想象,今天哪一个21岁的人,会写出如此凛亮的文字。那文字里不仅有人物,有色彩,竟然把肌肤的痛感一起表达出来。在冬天的此刻,看得我浑身颤抖,似乎我就是那人群里的一份子。贾先生是这样开始他的小说:


我坐在麻袋店门首靠墙放的板凳上,另外也有几个人,和我一样。大家袖着手。早晨焦黄的太阳从匾上溜下,光亮箭一般地在一排挺直的身上斜穿过,又折进高的油漆剥落了的柜台,在秽湿的地上,扩大成一个四方形的圈子。圈子里不断涌起雾样的细沙,激荡着,飞散着,整个店子内部,被眩耀得模糊和昏暗,像将要凝聚成一团固体。


大家低着头,因为光和冷的交迫,眼睛迷惘着。薄的棉袍子实在抵不住侵来的寒冷,彼此有点抖擞,无形间逾凑逾近,渐就挤做一团,互相寻取着温暖。眼睛有时溜向宽阔的柏油街心,太阳尚未照临它;没有车,冷风在上面寂寞的呼唿,破纸随着飞扬,阴惨,丑恶,好像被遗弃的古旧废墟的旷荒街道。阴沉,寂寞,无聊和苦闷在每个心上缓缓的爬着,纠缠着,生的继续在这里像是多余和累赘……


有哆嗦的京戏调子摇摇落落的飘过来,似乎就在眼前。这引起大家的好奇,松弛的静默如一条橡皮带子般的渐呈紧张,一群寂寞而饥馑的眼睛,灰色里埋着希冀,在街上逡巡。失望地折回来时,一个矮小的乞丐模样的中年人在门外的步道上已然出现。一身褴褛、油污不称身的黑色短裤袄,发霜的黑呢帽显得过小地遮着额前的一部分,乱发从它的下面贪婪地四向伸出,蓬蓬松松的,包围着显得物质和乞怜的两只陷进去的眼睛,半嘴巴的胡髭上荡着一堆稀薄的白气。他两手紧抱着前胸,在白气荡漾的紫黑厚唇里发出颤颤的声音,移近门前,向柜台匆匆地瞥了一眼,便身子和声音一样的颤颤地闪过去了。


“……吓……得……我……啊”


这是什么戏里的一句,被他唱得那么紧张悠扬的韵调完全破坏,孤零零的,像拆了房子下来的几根木料。


这就是贾先生第一篇小说的开头,每一句话里,都定格了一种当时的气氛,那些迷惘的眼神还有走调的唱腔,似乎在阅读他的小说时,顺序和恰当的时间都被文字设定了,使人不得不在贾先生的文字里,被他的叙述捕获,你无处逃遁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,那些人物和氛围把你拽进他的情境和命运。


1979年,贾植芳先生在资料室(当时仍未平反)


多希望,贾先生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,不管如何,我们还能从那里得到更多。但是,贾先生从来不按别人的意愿出牌,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他喜欢在社会上活动。因为爱才,连胡风先生对他浪费时间,也是惋惜的。胡风说:“贾植芳来上海安家(指1947年)一年了,家是安下了,新旧朋友也真不少,但时间可能就在聊天会友中度过了。我曾多次和他说,希望他能安下心来从事创作。这几年他的生活内容很丰富,见识的也多,不写下来太可惜了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页)


贾先生是在文革以后,看到胡风先生的回忆录时,才知道他的想法。显然他是感动的,否则不会特为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这件事情。他记录得非常详细,写出了胡风对他生活的评论;但他一点不为自己惋惜,因为贾先生是以生活、以关心社会、关心人为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,他从来没有打算将文学创作视为自己的事业。他就是那样一个聪明人,提笔可以成章,他似乎也不稀罕自己的聪明。


贾先生对我说:“1949年以后,北京文化部成立,要招兵买马,上海的左派文人都去弄个一官半职,连冯雪峰都去当个副处长。我就不干,不愿当干部,我不愿管人,我也不叫人管我。我到大学当教授去。”这就是贾植芳,他对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,开始清楚起来,不再是那个东京街头彷徨茫然的小伙子了,他记住了陈子涛的话:要活得像一个人。


1949年10月起,贾先生受聘震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,那是一所天主教教会学校,法国人办的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,贾先生就调往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。那时候,他是复旦的八大教授:郭绍虞、刘大杰(系主任)、方令孺、赵景深,后来贾植芳来了,还有朱东润、张世禄、胡裕树。


1980年代,贾植芳(左)与学生李辉在复旦大学


今天,当贾先生的学生范伯群先生已经成为中国通俗文学的开山鼻祖时,他依然感恩于贾先生给予他教诲。他一说起贾先生,就是会反复说着:“贾先生的学术呢,我认为是这样的,在关于写作方面,他有自己的经验,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写。他上课,就是捧一堆书来,因为英文他是懂的,日文他是懂的,他看着外文,就直接跟我们讲。比如讲赵树理,我们这里是怎么评价的,英国是怎么评价的,还有在日本是怎么评价的,那这个对我们开阔眼界就很有帮助的。当然,一个左翼作家,他不会把外国的很多坏的评论在当时的教室里来散布,这个不会的。但是有些,比较中肯的、好的评论,他还是会给我们讲,所以我觉得贾先生,他自己讲,我是江湖人,但是在这方面,他对我们讲起来是视野都开阔了。”


那是1952年啊,整个中国的教育,基本上接受的都是苏联的东西,可是贾先生就可以从中国和苏联以外的世界带着其他的认知进课堂。我非常好奇地问范先生,贾先生从早到晚都在接待朋友和学生,他什么时候读书啊。


范先生说:“贾先生记性好,他都是等人走了以后,深夜,在那里读书。他读很多很多的书。我进去的时候,我们中文系大概五十个人,当时一个系哪有多少人啊。五十个人不到,我们班上十八个人,后来院系调整,大概靠近三十个的样子,他开始教写作,一下子就跟大家关系搞好了,什么道理呢?大家不是要写作文吗?写好作文以后,他把每个学生都找到家里去,给你讲你这篇文章,好在哪里,问题在哪里,你应该怎么写,我看看你这个文章的路子以后应该怎么走,所以一下子就跟大家关系搞得很好。我觉得像我们的郭(绍虞)先生,我们都很尊重,朱东润先生啊,都是很尊重的。但是贾先生就觉得很亲热,所以大家都喜欢到他家里去。他的家里客人是不断的,他真正要备课要到晚上,深夜,大家都走了,到很晚了,他开始看书、备课。”


原来这个“书斋外的学者”,依然是在书斋内不断地学习。贾先生可能不喜欢把自己说成是“死读书”的人,所以宁可摆出一副不读书的样子,其实他学问做得非常扎实。对待教学也特别认真。“他把每个人都找去谈话,以鼓励为主,当时‘人性论’这些东西已经是不能讲的,但是‘人格力量’是他一直挂在口头上讲的,人应该有种人格力量,因为一旦讲到俄罗斯文学,讲到‘别车杜’都要有这些内涵啊。”范先生说。


直到今天,范先生在回忆贾先生的记忆里,这些细节依然栩栩如生。特别记得学生施昌东,他写了作文交上去,自我感觉非常好,但是贾先生给他很不好的分数,施昌东不服气,冲到贾先生家里去评理。年轻人火气很大,贾先生非但不生气,反而很欣赏他的个性,于是拿出他的作文,一条一条地跟他说,为什么不能这样理解人,为什么要把握好细节,细节在人物身上的价值,一点一点,说得施昌东佩服得一言不发,他完全意识到了贾先生在创作上的严谨、智慧和讲究。贾先生做学问的态度,影响了施昌东的一生。


放暑假离开学校之前,贾先生和他们开玩笑说:“你们能不能一个暑期里看一尺书啊。”他们都以为一尺书很容易,后来范先生说:“真正拿书叠起来,用尺子去量,哎呀,就发现这一尺书是很高很高的。这么许多书啊。那时就是背一袋书回家,每天都要看贾先生下学期要讲的什么课。比如,俄罗斯、苏联文学,我们就把俄罗斯、苏联文学借来,把它先看一遍,一下子就投入进去,产生了兴趣。”


1982年贾植芳先生与学生施昌东(左)、孙乃修(右)


文革结束以后,贾先生重新开始他的现代文学研究。当江苏教育出版社让范(伯群)先生编一本“中国现代文学”的书时,他想搞一个关于中国社团流派的研究,首先就是想到他的老师——贾先生,他说:“贾先生,你主编,你是老师你主编!我们两个人(范伯群与曾华鹏)副主编。于是曾华鹏,我,贾先生还有贾师母,一起到宜兴,我们在宜兴初步定稿,贾先生非常认真看了每一篇稿子。特别是在这篇稿子里有什么问题,他都是非常清楚、准确地指出来。比如,这个社团,文章里没有讲这方面是不行的;那个社团没有讲那方面,也是不可以的。因为他都经历过那个时代,知道这中间发生过什么事情,不仅是这些东西,他还看过很多其他的东西,因此他在这个学术方面,对这些社团都有一个了解。那我们是1949年以后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的人,五十年代的事情,我们都讲不清楚,怎么能说清楚现代文学上的事情呢?贾先生在学术上,成熟就成熟在,他在这一方面很有把握,我们都很信任他,这个应该加什么,那段应该加什么,那我们就会非常明确和自信地把这些东西写下来,最后就是由贾先生定稿,再交给出版社。所以,我觉得学术上他厉害,搞这中国现代文学,没有人可以跟他比,他是直接参与和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。”


这就是一个“书斋外的人”做的书斋里的事情。


贾先生另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,就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起,正是在贾先生的提议和推动下,八十年代初,复旦大学中文系建立了比较文学的教学,这在当年的全国高校中,是最早设立比较文学研究室,并最早获得了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的授予权。他又参与创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、上海比较文学学会,撰写多篇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论文,并为多部比较文学著作撰写学术性的序言。


文革结束了,可是对整个世界,我们都是不了解的,更不要说文学了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、八十年代初,比较文学完全是国内学术界、高等教育界非常陌生的学科,不是冷门的问题,是完全陌生的。南方是贾先生率先提出建立比较文学的教学,北边是季羡林先生提出的。谢天振教授说:“不懂不了解!南方,就是贾先生跟施蛰存先生。当时施先生在华东师大就做了比较文学的讲座,而贾先生已经开始呼吁要建立比较文学这个学科,同时开始招收比较文学的研究生,所以贾先生很早就在那里推动这个学科,南北形成了一种呼应。”


如今谢天振教授是比较文学的博士生导师,他依然一再对我们说:“(贾)先生对比较文学的推动,我想一个是从学理上,呼吁建设发展比较文学学科,他有一个思想,一个观点,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学科依据的标准,怎么算这个学科是建立了?贾先生提出,要看三个标准,一、看这个学科是不是进入大学的课堂;二、它有没有自己专门的杂志,所以这也是贾先生为什么特别地推动要建比较文学的这个专门杂志。第三个,就是它有没有自己的学科专著、理论专著,那么这又是贾先生一个贡献。”


1985年5月,日本人今富正已来沪时,贾植芳夫妇与王元化夫妇合影。左起:今富正已、任敏、贾植芳、王元化、张柯


就是在贾先生的引导下,1984年,谢天振开始参与创办了《中国比较文学》杂志。那还是铅字印刷的年代,要办一个刊物,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但是由于贾先生广泛的社会关系,他的好朋友夏钦翰是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,理解出一个比较文学刊物的意义,立刻就给予了支持。于是,第一期《中国比较文学》杂志就是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。谢天振教授回忆说:“当时出版社每年出一本,以书代刊。贾先生就觉得这样不行,为什么呢?贾先生讲话很风趣,他说一年出一本东西,那就像黄浦江里的小便一样,没有什么,撒泡尿,黄浦江没有什么反应啊。他说这个不行的。所以他就觉得我们应该从这个方向努力,一定把它办成定期的刊物。所以我们先是一年出一本,拉回来一年出两本,再后来我们现在是出季刊,一年出四本。”


贾植芳的几代学生,多年后都成了不同专业的权威学者、在各自领域中卓有建树的名家。贾先生有意培养的第一代的研究生里有:章培恒、施昌东、范伯群、曾华鹏;可是来不及开始给他们授课的时候,贾先生就被抓进去了。当文革过后,他才算真正指导学生,他们是:陈思和、李辉、孙乃修等。范先生说:“我们是贾先生的关山门徒弟,我再碰到他时,是八零年了,在黄山开会,他带着陈思和。我说,陈思和你现在是贾先生重开山门的弟子。当时有好几个人在旁边,贾先生用他浓厚的山西话讲,‘哪是开山门,是砸山门,把山门给砸掉了!’哈哈……我说你现在再重新造起来,再建起来。”


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,张新颖在复旦大学毕业得到了直升研究生的机会,他要求做贾先生的研究生。但是,贾先生退休了。张新颖固执地说:“做不了贾先生的研究生,那我就不读研了。”他的老师都觉得张新颖太冲动,这么好的机会,怎么可以随便放弃呢?可是,张新颖就是要跟贾先生读研,于是,贾先生说:“那就我和陈思和一起带,做半个导师,可以吗?你跟着陈老师读,我在后面指手画脚?”于是,张新颖就这样做了贾先生的半个研究生。


但是,在教学以外,贾先生一直关注着他所有学生的研究方向。直到范先生开始研究“鸳鸯蝴蝶派”的时候,贾先生首先给予鼓励和肯定。长期的极左观念,文学界把“鸳鸯蝴蝶派”视为低级趣味的作品,以至于范先生去采访这些流派作家的后代时,他们都觉得父辈的东西,不值得启齿,还有什么可研究的?


贾先生教导范先生:“我认为鸳鸯蝴蝶派作家所了解的东西,三教九流,是新文学作家所不了解的,是市民文学。而新文学作家,左翼作家只熟悉两种人,农民和知识分子。了解了鸳鸯蝴蝶派,再了解左翼,才能知道我们整个社会是怎么样的,如果不了解的话,是不能了解这个社会的。我们主流的文学往往是主动脉,那些微血管,我们没有去好好研究。”


贾先生凭着年轻看过很多的杂书,他什么都了解,所以对范先生说:“有些书我来帮你找啊。”范先生特别感慨先生处处为他的研究下功夫,他说:“为什么要他帮我找呢?因为上海书店当时有个五层楼的仓库,藏书室,这个藏书室没有编目,但是里面有很多旧的作品,贾先生说我给你想办法找啊,他说找一本叫《亭子间嫂嫂》。他说这本东西写得好,他就跟那个经理讲,我要找这本《亭子间嫂嫂》,这样就找了,《亭子间嫂嫂》和《亭子间嫂嫂》续集都出来了,我就拿回来看,看了以后觉得它写得真的很好,我专门为它写了一章。”


今天,范先生会对我们说:“贾先生对通俗文学没有偏见,他说这是另外一个东西,你能看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。他有独到的见解,这不是一般做学问可以做出来的,要去体悟,自己要有接触,对这个社会的接触。他认为,这个东西是社会需要的,这是市民文学……他觉得这个东西你去搞,会有价值。他从来没有觉得你搞这个东西不重要,当时有很多人觉得你搞这个东西干什么呢,没有意思。特别琐碎的。”


在那个还没有跟世界接轨的年代,思想是禁锢的,谁都不会想到,只有贾先生已经提出这样观察、考证文学的角度;因为,他不是“书斋里的人”,他是社会人,是真正理解文学的人。


1984年5月,贾植芳先生摄于上海


胡风事件



作为一个教书匠,他从教书职业里得到了什么?依赖学生的成长,专注于知识的积累,激情过后的思考,还有安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。这是贾先生选择教书的目标,远离是非、远离政治。可是,他还是太年轻,他依然是天真的。政治是由不得你选择的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这张书桌是无处安放的,即使在大学里。“批判胡风反革命运动”开始了,谁都知道贾先生是胡风的好朋友,所以第一时间,学生就跑来问他:“胡风可不可以批判?”“我真觉得有口难言,我无法把事实真相告诉他们,更不能阻止他们参加这个批判运动。我唯恐他们会因为我的关系,而受到牵累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84页)


罪责难逃!大批判开始了。这时候,胡风给贾先生写信:“久不通信,想你可好?问题有了新的进展,望你用极冷静的态度对待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情,切不可草率从事,参加讨论,这只有更使问题难以处理,有热心的人,也希望你代为阻止。不要写文章或信表达自己的意见,现在这已不是‘讨论’,而是‘批判’。你是教书的,能不参加较好,万不得已时,就可以批判的地方说一点自己的意见吧。”(引自“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二批材料”)


为了保护朋友,胡风要求他的朋友可以批判他,这像是基督上十字架的殉难时刻,充满了黑色的抑郁,最后的献身,毫无结果的“轰轰烈烈”。那个气氛愈是沉重,贾先生在感情上愈是无法接受。校园里,贾先生遇到了留美回国的沈善炯,1950年,他历尽艰难从美国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,“他那天也看到了报上公布的材料,便问我:‘胡风是怎么一回事?’我真不知怎样与他解说,就含糊地说,你不用问了,这事一时也说不清楚,你是搞自然科学的,就少操这份心吧。他也很不以为然。他过几天要去北京中国科学院开会,就问我有没有东西要带给胡风。我确实是很关心胡风的处境,虽然还想不到会被捕入狱,但想象得到,胡风的日子绝不会好过。我回家就要任敏上街买了大约十元钱的东西,一瓶虾子酱,几包酥糖,都是胡风喜欢吃的东西,还买了一双长筒袜子包在一起,托住在我这里上高中的任敏的侄儿送到沈家。没想到过了一天我就被捕。我内侄讲出送东西的事,糖和虾子酱就落到警察手中了,又构成了一宗我的‘支持胡风、安慰胡风、鼓励胡风向党进攻’的罪状了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91页)


“上海的朋友们已经陆续收到胡风的信,都知道了事情的结果,像彭柏山、王元化这些上层人物陆续开始在报上表态,批判胡风的‘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,’真正的压迫开始到来了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83页)


我在这里,认认真真地抄下贾先生的文字。


贾先生留下的记忆,让我必须面对!当贾先生在给胡风准备虾子酱的时候,他不知道,胡风已经被捕了。看见父亲的名字(彭柏山)出现在贾先生的文章里,我还是感受到一种痛心,父亲不能像贾先生那样坚持,他早早表态了,他开始批判胡凤。可他并没有因此而幸免灾难的降临。1955年5月13日胡风被捕;5月16日贾先生被捕;三天以后5月19日深夜父亲被捕;5月底(王)元化叔叔被捕。


他们都是进过不同的监狱,但是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会走进自己的监狱。不是因为他们被宣判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而痛苦,而是他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追求。在监狱里,“有一个老头,须发皆白,看上去像个老犯人。一次他突然对我说:‘你是Professor贾植芳吧?你是胡风案子进来的吗?’他说着放肆地笑起来了……后来我终于认出来了:原来这个家伙就是1948年春天,我被上海国民党中统特务关押时,审问过我的那个我当时认为是上面派来的高级特务!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12页)


命运充满了悖论,父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黑色的荒谬,他们被自己的追求燃烧,在一片熊熊烈火的后面,留下了一片苍白的灰烬,飘飘散散,脆弱无力。我在阅读贾先生的文字时,欲哭无泪,我的手触摸到的不像是白纸,是烈火之后惨白的灰烬,一下就被灼伤了。


1951年贾植芳任敏夫妇在苏州


1955年5月16日是星期天,贾先生还在睡懒觉,却被任敏阿姨推醒,说是复旦的党委书记杨西光来叫他去高教局开会。贾先生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出门了,任敏阿姨在他口袋里放了五块钱,以备他需要买烟或零用。谁都不会意识到,这小小的动作,却意味着十二年的牢狱,十二年的离别。


现在,回想这些事情,年轻的一代几乎不能相信,所有的罪行和证据,竟然是1955年5月13日《人民日报》发表的舒芜交出他与胡风的多年通信,这构成了《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》,同时加上舒芜本人断章取义地做了上纲上线的分析,于是附有另一篇《人民日报》编者按语的评论,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就在全国展开了。胡风先生信中涉及到的诗人和作家,后来都成了“反革命分子”。当时,谁都不知道编者按语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,但是按语中的“雷霆万钧之势,绝不可等闲视之”的气氛,已经笼罩了整个国家。


1955年6月至7月一月之间,《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》作为单行本的小册子,仅仅在上海就印刷达八次之多,数量为60万册。官方正式文件公布的数据是:1955年5月之中,92人被正式逮捕,以后
63人被隔离监禁,73人停职审查;2100多人被影响受株连。可是,在2012年11月召开的胡风先生110周年诞辰的纪念会上,一份学术报告出具了另外一个数据,真正受株连人数为140万人。在我六年不断的采访、调查和拍摄中,我更加能接受的是后面的这个数字。


因为连贾先生的学生范伯群先生都戴上了胡风分子的帽子。说是内部戴,没有向大家宣布他是胡风分子。领导上跟范先生一讲,把他吓坏了。领导说:“你是现在改成‘胡风影响分子’,你还是要好好改造。”贾先生另外一个学生章培恒,开除党籍,他当时是系里的党支部副书记。接着就是曾华鹏。最惨的是,那个精力旺盛、个性十足的施昌东,冲去贾先生家里为自己的作文论争的学生,他被抓进去关了一年。后来说是搞错了,放出来以后,就被打成右派。文革后,他是复旦最有才华的年轻学者,可是那时候他患上了癌症,带病七年里写了七部书,然后辞世。贾先生去参加追悼会的时候,非常痛心地说道:“我对他是要负责任的,今天弄到白发人送黑发人……”当时,施昌东才刚过40岁。


胡风梅志全家福


直到1965年,胡风案件才被送上法庭。这时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,都已经被关押了十年之久。最后只有三个人被正式判刑:胡风先生十四年,诗人阿垅十二年,贾植芳先生十二年。其他“分子”被免于起诉。


当我们认真审视这个事件的时候,更加黑色的荒诞出现了。原来他们不是在一个等同的对话条件下论争事实,罪行是一上来就被确定的,这完全是超越了法律之外的认定。有意思的是,这样违反法律的事情,却又用法律的形式来解决。正式开庭,依然出示证人,而证人的供词是被事先审查过,并且指定证人必须背诵证词。阿垅先生在天津出庭的时候,如临大敌,警察全部出动,因为阿垅先生坚持自己无罪,坚持认为,胡风反革命集团是人为的,是捏造的。胡风先生双手拢在自己的袖子里,站在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中,他还想保持一份人的尊严,因为他不愿意让人看见,他戴着手铐!面对着荒诞,贾先生竟然用黑色幽默,用自己的生命面对它,开了一个玩笑。


被抓进去的第一天,上海高教局长兼党委书记陈其五找贾先生谈话,问他看了前天的《人民日报》上的编者按语没有。贾先生也是一脸认真地回答:“看了!”继而,语音和态度就变了:“看明白你们是什么性质的案子了吗?你是怎么想的?”“看不懂!字,全部认识,但意思我不懂。”


局长思考了一下就拿起报纸,一字一句非常严肃地把《按语》从头至尾对着贾先生念了一遍。然后贾先生依然回答道:“让你这一念,我就更加似懂非懂了!”这还了得?!“贾植芳,你必须老实交代与胡风的反革命行为!你是如何参与并且一起炮制了《三十万言》的反动言论!”


       没有想到,局长的强硬态度彻底把贾先生激怒了,他同样大声地告诉局长:“胡风对文艺有自己的看法,向中央提意见,手续是合法的。他又没有向社会撒传单。”话刚落音,手铐就套上了。


这个结果,是贾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的。虽然,他知道自己“将会付出悲惨的代价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77页),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之路。


1954年5月,在山西家乡的父母亲赴京探望儿女,与胞兄及胞妹合影。前排左:母亲,身旁为贾凯林;父亲,身旁为贾燕林。后排左起:賈晓林,抱着贾钟林,李星华,贾宜端,贾森林,贾芝


1954年的春节,贾先生去北京探望哥哥,探望与妹妹家一起居住的父母大人。哥哥贾芝邀请他去吃饭,饭后,他独自在屋子里抽烟,突然何其芳来了,他热情地跟贾先生打招呼,他们的话题很快就进入胡风问题。


“何其芳说:‘你与胡风是朋友,应该一起帮助他。’我问:‘胡风到底犯了哪些错误?’他说:‘据现在情况看,胡风至少有四个错误,一是反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;二是反对党的统战政策;三是反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;四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。’我那时性格很暴躁,一听这种扣大帽子的做法,心里就生反感。我生硬地对他们说:‘我与胡风相识多年,解放前他在重庆、在上海都与国民党政府作斗争,国民党特务把他视为眼中钉,对他想方设法地迫害。一九四七年我被捕后,国民党中统特务要我带他们去捉胡风,或把胡风的住址告诉他们作为释放我的条件。我亲眼看到他怎样千方百计地出版解放区的革命文艺作品,千方百计地推出反映人民革命情绪的好诗歌、好小说,也亲眼看见他是在怎样艰苦贫困的环境下生活,现在解放了,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实现了,他为什么要反党反毛主席?他那么受苦和被国民党迫害所为何事?你所说的四条,我看不出来。’我哥哥是老实人,他一看谈僵了,就悄悄走了出去,何其芳还继续跟我谈胡风的问题,希望我能改变立场。这次谈话弄得很僵,最后是不欢而散。我心里很明白,我这是失去了一次可能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机会。为此,我将会付出悲惨的代价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77页)


贾先生完全清楚自己是可以避免这场灾难的,何其芳的出场,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。因为贾先生是社会人,他似乎不像胡风“集团”里其他人员,他既不是文坛里的,也不是进入党内文艺界的领导干部。陈思和说:“有一次胡风请朋友去吃饭,很多人都去了。有一个小青年,也算是文学青年吧,他跑胡风家门口,突然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西装,剃着光头,站在门口凶巴巴的样子。他们就害怕了,不敢进去。绕了一圈,从后门进去,然后告诉梅志,说你家门口有个形迹可疑的人。那个人是,梅志都笑了,说那是贾植芳啊。”


陈思和老师明确地概括道:“更重要的是,贾先生没有参与《三十万言书》,他和胡风是非常纯粹的朋友关系,江湖关系。特别是,贾先生没有文坛上的争锋。他还有一个延安来的哥哥做背景,实际上就是何其芳、周扬在做他的背景。结果,他判得比所有人都严重。批判胡风的文章,包括王元化啊什么,都写过。贾先生没写。”那次谈话,陈思和没有提我父亲的名字,后来读到《狱里狱外》的时候,我就明白了,他心里是清楚的,只是不想让我难堪。可是,历史就是那么残酷地留下来了。


1986年1月,参加胡风追悼会的"胡风分子"在胡风寓所合影


1952年开始就一直在批胡风,开了很多会。中间,胡风回到上海,在苏州碰到贾先生。贾先生跟他说:“我们都不及鲁迅。老先生是懂政治的人。所以他会玩政治。你和我都不懂政治。所以你去玩是很危险的!”在现实中间,贾先生是火眼金睛,他买了日文版的《天方夜谭》送给胡风,让他好好翻译,再好好写一本《鲁迅传》,不要再参与任何文坛上的争议了。胡风,没有听从贾先生的忠告。


贾先生很少谈到自己为友谊付出的代价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我不是舒芜,我不做那些下流事情。我没有背叛朋友。”


1939年,贾先生和胡风同在汉口,他却没有去见胡风,因为不想高攀名人,只想做一个作者而已。这,就是贾先生的个性;当他在10月抵达重庆时,知道胡风也转移到那里,就给他写了信,告诉他自己的行踪,在报社工作,具体的细节、地址都没有说明。因为,他依然没有打算去见胡风。


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胡风先生竟然在重庆一家一家报馆找去。总以为,他会在“新华社”这样体面又是共产党的报纸里工作,整整找了三天,怎么也不会想到,他在国民党政府办的军事机关报《扫荡报》里谋得一个职位。找到他的时候,贾先生刚下夜班回来,正躺在地铺上蒙头大睡。睡梦中,突然听见浓重的湖北口音,有人在打听一个叫“贾植芳”的,他立刻衣衫不整地爬起来,“睡眼蒙咙地向发出声音的门口望去。我看到一个体格宽大的中年人,戴着一顶旧式呢帽,穿着褪了色的蓝布长衫,中式黑布裤,布满尘埃的家做黑布鞋,提一根手杖,夹着一个旧的黑皮包。他的浑圆的脸上引人注目的是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,那里散射出一种温厚而纯真的智者的光芒,和他的这身中式朴实的衣着配合在一起,他的真是的中国书生本色,令你感到亲切可敬和一见如故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47页)


半个世纪过去了,贾先生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,依然历历在目。动感情没有历史,他就是可以在一个瞬间被击中,被体验。当胡风出现在贾先生面前时,直逼着他的尊敬,而这一份尊敬和感情追随他的一生。


“他虽然已跨入了门槛,一边和迎接他的人打着寒暄,一边却停下脚步,直直地注视着我。他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,因为我这时正忙着穿衣服,那是一套已看不出什么颜色的灰白色布军衣,我又黑又瘦,一副落魄的样子,一定使他感到意外而又不是意外,所以显然使他竟有些黯然神伤的表情。他的眼睛湿润了,以至他竟不顾围绕着他的那片亲切笑容,立即从长衫口袋里摸出一卷钞票,跨步递给还坐在地上的我,声调温和地说:‘这是二十元钱,你过去在前方寄稿子来,还存有一点稿费。’这以后,他才在大家的纷纷让座声中,脱下呢帽坐下了,情绪上才渐渐安定了。原来我这几个老同学一向在重庆新闻界工作,都认识胡风,大家都把他当长者尊敬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47页)


那时候的贾先生才23岁,他内心的骄傲会被朴素、真诚、布满尘埃的黑布鞋击中,胡风从此就不仅仅是一个名人、编者和他的关系,那里有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惊心动魄的信任,那就是可以用时间、用生命维系的,谁都不可能超越的维系。实际上,连贾先生自己都说不明白这份感动,是如何打动他的。胡风对年轻人的关心,是每一个《七月》作者都会提到的。即使艾青这样的诗人,都是在胡风的扶持下走向诗坛。可是,没有任何一个人,会为一个“友谊”付出二十五年的自由。


2002年在上海开胡风学术会时,贾植芳与梅志,晓风


无尽的思念



“思念”已经变成非常陌生的词条,时代变了,我们不再思念,我们用微信随时交流;我们有视频电话,立刻看见对方的模样,身历其境;我们用手机发邮件,走到哪里就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。我们不知道“思念”意味着什么,在那里还能深藏着什么样的东西。其实,当我们越来越“现代”的时刻,我们不知道内心深处已经越来越荒凉,那份荒凉失去了原先作为人的、最后一点焦灼里的深情。因为我们不再思念,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思念的内容,更不要说能力了。


可是,贾先生的“思念”又让人难以承受,那份思念里面搀和了太多的无望,是灵魂在时间里的煎熬。怎么都不会想到,像贾先生如此强大的男子汉,竟然是如此难以放下他的思念,真的是无尽的思念。可是作为反革命,他却没有“思念”的权利。


1965年在刑满释放以后,重新回到复旦监督劳改,贾先生终于可以给任敏阿姨写信了。但是他能说什么?那是文革期间,再也不能写一封有文采的信,那是“资产阶级”的产物;再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,那是“反革命分子”的思想。除了琐碎还是琐碎,简单到像一个小学生写的家信。干巴巴的,没有颜色没有节奏,一字一句,就是顺着秩序往下写;可是这些信里,却传递出了温度,让人烫手的温度,一点一点通过肌肤,流入内心。


他总是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字开头的:敏——,这似乎是他们受五四教育的一代人,对爱着的人最温暖的称呼。可是,在这么充满情感的称呼之后,内容却没有一点浪漫色彩。他总是说些买东西的事情,比如:


今天礼拜,我到了市区,现在在八仙桥邮局写信。所要衣料,‘三合一’之类又买不到,据说这种布完全要碰巧,市场偶然有,莫不一抢而空。只在八仙桥内销,原价要36元一公尺,因属二等品,所以削价出售,每公尺只要26.3元,布店说女同志衫料不需要一公尺一,只要一公尺零五,足够了,因此买了一公尺零五,计27.6元,现在已在布店对面邮局寄出,邮费0.98元。现将发票及邮单一块附信寄你。东西名贵些,但又算便宜货,是蓝色。上海现在连这种毛货也很稀少,也要碰巧。当有机会买到‘三合一’,再买一公尺。这样原寄来的43元,在我处还有5元左右。如需买别的,可来信。


上周寄出1213—3药五盒是人送的,是新出的癌特效药,药店也难买到。如患者经过医生同意可以用。只花了不到一元的木箱及邮资。今天我去医药总公司问过,所要塞替派仍无货供应。上周也汇去7元,是别人托你买红枣的,如能买到,即为寄来。这个月因为买东西老跑上海,没有给你寄钱,对你的生活很是惦记,前已寄来的43元余款,如不要再买东西,可来信,我即把余款寄回,并顺便给你寄几块钱去。

盼着你的回信。

祝健!

芳1973.4.15上海市区[3]

1967年秋,任敏从山西家乡来沪探亲时与贾植芳合影


在那些日子里,贾先生花钱是用分、角来计算的。1973年,贾先生也是57岁的人了,他还在劳改队里劳动。只有周末一天可以往外跑,结果多跑了几次八仙桥,就把手上的零用钱花尽了。那时候从复旦去八仙桥,至少要转三趟公交车,来回最便宜,也得花三毛钱。对于,一个月的伙食费才6-8块钱的日子,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。贾先生在那个时期给任敏阿姨的信里,几乎都充斥着这样的内容,难得会写上几句,关照教侄女多读点书,也是寄去“一捆批林批孔学习材料,希望你们都很好的学习”[4]。


1970年代,贾先生在监督劳改的日子里,写给任敏阿姨的信,都是关于买东西、寄东西、花多少钱的事情,它们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。当年那个在东京写小说的贾先生,此刻是用这些几角几分的花销,什么是三合一的面料,搭建起他对任敏阿姨的感情金字塔。稳定是完全不需要依赖那个尖顶的,然而吸引我们全部关注的,却是那个尖顶,它在阳光里烁烁闪光,就是在这些琐碎的疲惫中,我们一点一点被引领到顶尖。思念,再也没有人会像贾先生这样去表达对妻子的思念,每个周末,不顾疲劳地往返在五角场和八仙桥之间。现在,人们不会想到那是多么遥远的路程,贾先生把去八仙桥描述成“今天,我到了市区”。可见,复旦是在遥远的郊区,以至于他多跑了几次,“这个月因为买东西老跑上海,没有给你寄钱,对你的生活很是惦记……”


贾先生的超脱,对于名利、地位的淡泊,我们都看见了;他是红尘外的人,他在政治运动的漩涡里,为了他认定的“原则”,是可以把自己的肉身献出的人;可是读到他写给任敏阿姨的信时,眼泪却忍不住往下流,全然没有想到,贾先生的性格里,居然会隐藏着这样一份信念,他原来又是一个脚踩着土地、实实在在生活在红尘里的人,他踏实得让你不能相信,可以把每一分钱都算得那么清楚。


1984年贾植芳任敏夫妇


贾先生被逮捕以后,就失去了任敏阿姨的消息,只是从大哥的信里知道,她去了青海,那一定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地方。直到“一九六三年十月,我突然收到一个包裹,包裹的布是家乡织的土布,里面只有一双黑色圆口布鞋,鞋里放着四颗红枣,四只核桃,这是我们家乡求吉利的习俗。虽然一个字也没有,但我心里明白,任敏还活着,而且她已经回到了我的家乡了。这件事使我在监狱里激动了很久很久……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170页)


此处无声胜有声。每每说到任敏阿姨,贾先生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内疚,当年这个爱读《七月》杂志的文学女青年,与贾先生四处颠簸流离的时候,总是说,自己苦是吃得起,就是不能受气。可是,贾先生一直说,他没有想到,为了他的独立人格,追随他一生的任敏阿姨吃的苦,竟然是如此之深。


1997年末的时候,走进“胡风分子”家里,听到最多的议论,就是关于任敏阿姨的事情,她脑溢血中风了。大家都在关注她的病情,最后一句话就是:“老贾还好,还好。”谁都意识到,这直接联系着贾先生的命运。任敏阿姨从青海劳改回到贾先生的家乡山西襄汾,住在简陋破败的草屋里,照顾着贾先生的父母,为他们送终,她代贾先生尽孝。直到文革后,终于在上海和贾先生团圆了。但是她没有收入,更没有什么医保。她突然倒下,病得很重,住进医院以后,一天的医药费必须是递上五百元现金,药才能发到床头,眼看着真金白银就这么哗晔地流出去;大家同时都看明白一件事情,就是任敏阿姨的病是很难治愈的,可是没有人敢告诉贾先生真相。只有医生在暗示着贾先生,不要花这个冤枉钱了。那时候,贾先生刚刚退休回家,是他经济上最拮据的时刻。贾先生也似乎在那个关口,突然耳朵变得特别背,人家说什么,他都听得非常困难,就是想尽办法往医院送钱,就是在那里坚持着!



一天,出版社给贾先生送来了一万多元的稿费,他连点都来不及点,把钱压在学生的手里说:“快,快快,给医院送去!”贾先生唯恐医生不再支持他,亲自找到医生跟他们说:“我和任敏,来上海时手里只有几个铜板,一卷铺盖,现在是有一个像样子的家了,我大不了再拿几个铜板回老家去住。”最后贾先生的真情打动了上帝。贾先生在学生的搀扶下来到医院,他紧紧地握着任敏阿姨的手,大声叫道:“任敏!以前别人整我们,我们没有办法,现在好了,我们一定不能自己打倒自己啊!”


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,闭着眼睛,已经不能动弹的任敏阿姨泪如泉涌!真的就是贾先生的这一句话,让几次发出病危通知的任敏阿姨活下来,并且跟着贾先生回家了。直到抢救回来以后,他才对陈思和说了真话:“我不能动摇,我一动摇,你们就不努力了!”原来,他什么都听见了,他只是不想和任何人解释,他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到底。


任敏阿姨完全成为一个植物人。都说,久病无孝子,但是,只要任敏阿姨活着,贾先生依然是快乐的,他亲自给任敏阿姨喂饭,家里依然高朋满座,每一次来了熟人,他都要带着他们走到任敏阿姨床前,大声地说道:“任敏,(何)满子来看你啦!”“任敏,你看小顾(征南)都变成老顾啦!”任敏阿姨毫无反应,贾先生却乐呵呵地说:“她最近好多了,不用吃流汁了!”五年里,每一天结束的那一刻,他都会走到任敏阿姨的床头,对着完全没有知觉的任敏阿姨,一点一点汇报自己一天的生活,然后贾先生又走到她的床脚边上,把任敏阿姨冰凉的脚握在手心里,慢慢地把它搓热,为她捂好被角,这才走到自己的床前入睡。每天如此,一直坚持到任敏阿姨去世。


就这样,在2002年春天的时节,任敏阿姨去世的前半年,有一天她突然醒过来了,贾先生叫她,她对着贾先生点头;跟她说话,她也有反应了。家里人甚至可以搀扶着她在屋里走上几步,这不仅让贾先生乐不可支,用“分子”们的话说:“我们都为老贾高兴,给他打电话说,哎呀,好事,好事!”

还早在1989年春末时,一帮胡风分子在曾卓叔叔的邀请下,到武汉聚会、旅游。一天晚上,在酒足饭饱之后,不知道是谁建议,应该让他们的爱情再辉煌一次。因为,在任何政治运动中,只有整治“胡风反革命分子”时,几乎所有“分子”的夫人,都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承受苦难,没有提出离婚的。于是,他们说应该好好地吻一下自己的夫人。


1980年,左起王戎、贾植芳、任敏、梅志、耿庸在上海


当时,是一个游戏,大家是想让耿庸先生和他年轻的妻子接吻,没有想到,贾先生第一个站起来说:“那就要论资排辈一下,我在这里年纪最大,所以应该由我开始!”说完,他朝夫人任敏走去,这可把任敏阿姨吓住了,她满脸通红,一直烧到脖子里,掉头就跑,可是贾先生紧追不舍,整个屋子已经笑得掀开了屋顶,贾先生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小顽童的姿态,怎么也不罢休。


两个人在屋子里追来躲去,太搞笑了。最后,任敏阿姨真的生气了,贾先生这才摇着头对大家说:“算了,放弃了。改造还不够彻底,你看,一脑门子的封建思想!”


1945年逃亡徐州的深夜,定格在贾先生的情感里,夜晚里,伸手不见五指,贾先生在前面爬,然后回头叫一声:任敏。任敏阿姨赶紧跟着爬过来。直到老了,即使去院子里散步,陪伴在贾先生边上的任何一个人,都会注意到,贾先生走路快,他总是急急匆匆地走在前面,当陪伴着的师母落在身后时,贾先生就会突然停下步子转过身来,喊:“任敏,任敏。”张新颖说,即使在书房里坐着,喝了一口茶,又要说:“任敏,任敏,喝茶。”说着,就把杯子递过去了。


贾先生在1955年被捕坐牢以后,只流过两次眼泪:一次是胡风先生去世,另一次是2002年的11月末,任敏阿姨去世。满满的大厅里,拥满了几代贾先生的学生,大家在为师母送行!贾先生在学生的搀扶下走进来了,走到夫人的遗体面前时,谁都没有想到,这个86岁、一辈子的傲骨老人,突然不顾学生的坚持,“啪”地一下在夫人面前跪了下来,大家拉都拉不住他,老人哭了。他说:“你跟我苦了一辈子啊……”


无尽的思念。


1996年5月11日贾植芳任敏于复旦校门口


独立的选择



人生,最大的恐惧是时间,时间是永远不会回头的,时间没有给予我们重复出现第二次的可能。过去了,就是永远,但是人是需要依靠时间的积累成长的,在成长中成熟,也是成熟之后才学会理解、认识事物。很多事情,我正是在贾先生去世以后,才渐渐地理解了他。残酷的现实,就是住进自己的监狱,胡风先生在二十五年的监禁里,精神分裂;父亲(彭柏山)在监狱里,自杀未遂;(王)元化叔叔在监禁中患上心因性精神病。只有贾先生,强大地挪动着水肿的双腿,独自走出了监狱大门。“……从牢房通往监狱大门口的道路很长,乍一见午后的阳光,我感到了眼花与晕眩。”(《狱里狱外》第3页)


再坚强的人,也是经不起二十五年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。贾先生把所有的恐怖抵押在他的黑色幽默后面,可是当他生病的时候,他控制不了自己了。1996年12月底的时候,贾先生突然出现了幻觉,以为自己重新被抓进了监狱,于是他在幻觉里高声叫骂着。学生们吓坏了,赶紧把已经身为中文系主任的陈思和老师叫来,陈思和赶紧请来了医生,给贾先生吃了镇定药,他才渐渐地安稳下来。


没有人是用钢铁塑造成的,在长期的牢狱下、在监禁中、在不断改造时,留下巨大的创伤和沉重的阴影,贾植芳先生全部的幽默和风趣,依然无法释放他的苦难和恐怖。后来谈起他骂人的事,张新颖说:“先生带着狡猾的表情问我,我当时骂了你没有?我说没有。先生又问,我骂你们陈老师了没有?我说没有。说完,先生就笑了起来。”


后来陈思和又对我们说:“1966年三月宣布贾先生判刑十二年,这时他已经在监狱坐满了刑期,五月押送回复旦大学印刷厂监督劳改。那时,已经是文革前夕,是夏天,他穿了一条短裤,拖了一个很重的板车,上面又压着很重的东西。他拖着车到印刷厂去,走过我们学校的工会礼堂,正好复旦大学一批教授从里面开会出来。那些教授就有朱东润、赵景深、刘大杰,这一批都是他过去的朋友,当时都是衣冠楚楚拿着扇子站在门口说话。贾先生远远的拖着车看到他们了,他想了一想要不要过去,当时也是可以绕过去的,但是他觉得我不要绕,他还是拖着车从他们前面走过,低着头。他说他走过他们的时候,那些人本来都在说话,看到贾先生过来,一下子认出他来了,一下子都不说话了,眼睛看着他。他说,‘我就这么走过去,我心里就在想,我之所以有今天,是因为我追求真理,追求自由。如果你们也坚持这点的话,你们也会像我一样的。有一天,你们可能还不如我呢。’这个话是贾先生亲口跟我说的。”


贾植芳与学生陈思和

历史,证明了他的思考,几个月以后文革开始,当时从教学主楼走下来的教授们,全部被抓起来了。


贾先生直到最后的那个时刻,都在保持他认定的价值观。记得2002年的春天,我去看(王)元化叔叔,他非常感慨地跟我说:“你要去看看老贾啊,他现在退休工资只有一千多一点点,还不如一个技术工人。我托人给他送去了西瓜,他们回来说,他感动得都要流泪了。”多么沉重的故事,我一点都没有怀疑,直奔何满子叔叔家,我说:“我们一起去看看贾叔叔吧。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满子叔叔坚决地说:“不去,我春节刚去看过他,他很好!”


于是我把元化叔叔的话转述了一遍。满子叔叔更是一脸不屑的表情。“不可能!你想想,这是老贾的性格吗?什么都要流泪了,胡说八道。不去,不去!”但是,我还是去了。一看,贾先生依然坐在他那把破藤椅里,双脚搁在另外一张条凳上,拿着一本他的学生刚翻译出来纪德写的《从苏联归来》,他看见我走进去,只是扔下书,连姿势都没有改变,问我:“小莲,要喝水吗?”“不要!”“不要,那就随便找个地方坐吧。”


“贾先生,你退休工资只有一千多块钱啊?”


他奇怪地看着我,似乎怀疑我不能是为了这样一个问题,从大老远的静安寺跑到复旦来吧。他几乎没有反应过来,我着急了,再追问他:“是吗?”回答很简单:“是的。”“凭什么?”“因为我坐了二十五年牢,教龄不够,只能算一般教师退休,所以大家都是这点钱,我怎么办?”


我完全愣住了,他身边的学生解释说:“是贾先生自己不要的。因为他参加过一二·九学生运动;解放前一直帮助共产党,坐过日本人监狱,还坐过国民党的监狱。学校要给他写个申请报告,然后就会作为离休干部办理,那待遇完全是不一样的。他不要!”我大声地质问贾先生:“为什么不要,你跟钱有什么好过不去的。”


这一刻,我看见贾先生显得有点不耐烦了,显然是太多人这样问过他。他连看都不看我,这时候一直把我认为“贤侄女”的贾先生,意识到我原来也不是自家人,怎么一点都不了解他?我第一次看见,没有笑脸的贾先生,甚至带着一点愠怒。他管自吸着烟说:“我不是干部!我从来没有当过官,我是读书人!”“读书人也要吃饭的呀!”贾先生竟然没有再搭理我,就让我默默地在屋子里坐着,然后灰溜溜地回家了。


贾植芳先生


直到一年以后,我采访何满子叔叔的时候,我听见他说的一句话,我才明白他们内心的骄傲:“我们不要做官。我们是读书人,我们是知识分子。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?没有权,没有钱。但是,我们有自己独
立的人格和思想!”


那一天,幸好我后来什么都没有说,我没有摆出我的实用主义经来念一念,你管这个,先拿钱再说。在贾先生面前我不敢,我知道,他的幽默,他的插科打诨是有原则的,他的原则是最简单又是最有个性的。在他认定的原则面前,不要说钱,就是生命都是可以付出的。他的纯粹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无聊,一份被世俗腐蚀以后的无聊,无聊得那么廉价。


贾先生依然用他的幽默点缀着我们的生活,他快乐、他坚强、他睿智、他骄傲,又永远是个不服老的顽童。在他九十大寿的时候,几代学生都赶来了,以至于满满的大厅都拥不下这些学生,走廊里都站满了学生。贾先生在那个大大的寿字前,变得更加矮小,于是他用一辈子没有改变的乡音山西襄汾话大声地对大家说:“我年轻的时候,听到的都是骂我、批判我的话;现在老了,耳朵背了,都是赞扬我恭维我的话,可惜我听不见了。”


“回顾一生,自然感慨颇多。不过我并不怎样后悔,就像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的那样:‘如果再让我活一次,人们问我:想当官吗?我说,不想。想发财吗?我说,不想。’……我觉得既然生而为人,又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,毕生的责任和追求,就是努力把‘人’字写得端正些,尤其是到了和火葬场日近之年,更应该用尽吃奶的最后一点力气,把‘人’的最后一捺画到应该画的地方去。”[5]


重读贾先生写的文字时,我这才意识到,陈子涛在赴刑场前的那句“要活得像一个人”成为贾先生一辈子的坐标,不论时代在怎么变化,也不论生存条件如何在改变,贾先生,作为一个人的贾植芳,他没有改变过。



注释:
(1)贾植芳回忆录《狱里狱外》,上海远东出版社,1996年。
(2)见《贾植芳小说选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1983年。
(3)(4)见《贾植芳文集·书信日记卷》,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,20O4年,第39页,第47页。
(5)贾植芳回忆录《我的人生档案》,江苏文艺出版社,2009年,第63页。


2016年5月18日于上海



延伸阅读

贾植芳让我明白,

怎么去做一个人,

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和灵魂



2017年12月24日,第二届“钟山文学奖”在南京钟山下的东郊国宾馆钟山厅内举行。作家、导演彭小莲的《书斋外的学者——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》荣获 “钟山文学奖”非虚构类获奖,赢取三万元奖金。

这篇获奖作品涉及到两位让人敬重的知识分子,一位是贾植芳先生,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学者,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;一生坎坷,几度牢狱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贾植芳先生的文化建树,但这位自称 “大时代里的小角色”的知识分子,却以他关键时刻的良知与抉择,以他“努力把‘人’字写的端正些”的责任和追求,赢得了文学、文化界广泛而持久的尊敬。


作者彭小莲的父亲彭柏山先生与贾植芳先生都是“七月派”的重要作家,她的获奖作品《书斋外的学者——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》既是“贤侄女”对“贾叔叔”的真诚而动人的怀念,更是两代中国知识分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彭小莲女士既是作家,更是著名的导演,其导演的作品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。


2018年是贾植芳先生逝世10周年,也是彭柏山先生逝世50周年,此时此刻,这篇文章的获奖也许有着更加特殊的含义,有贾先生、彭女士这样的知识分子,有这样灼热的文字,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就会一代代传下去。

《书斋外的学者——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》授奖词

这篇朴质、诚恳的文章中蕴蓄着灼热的情感和动人的力量,作者通过对贾植芳先生苦难人生和学术轨迹的梳理,生动呈现了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典范性的学者的风骨、气度和可贵的人格魅力,从而有力地质问了当下的精神失忆,显示出作者对于历史记忆的卓越的洞察力和庄严的责任感。


彭小莲现场感言
贾植芳是我们人生的坐标



感谢《钟山》给予我一次珍贵的机会,向贾植芳先生致敬!

他是我生命中的丰碑,他告诉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。这是一次,在努力追回记忆的写作,因为记忆变得模糊和脆弱。可是当我年岁增加时,像所有人一样,我害怕“健忘”,害怕曾经的恐惧重新笼罩在我头上,更害怕在岁月的长河里迷失。我这才感觉到,记忆的重要性。

我把写作投入在“非虚构”上,我意识到,人,原来是需要在记忆中寻找自己的明天,没有记忆的生命,似乎就看不见最后的归宿;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。在一次次的回忆、思考和询问中,也是在阐述的过程中,对历史有了一份更深的认知。我们曾经落入迷茫,现在敢于重新捡回记忆时,就是我们敢于挑战自己脆弱的勇气,是贾先生让我做到了这点。

因为这个文章被退了很多很多杂志。当时为什么会写这个文章呢,因为2015年的时候,一次和陈思和坐在一起,他说明年是贾先生百年诞辰,我们要做点什么事吧,后来我说我来给贾植芳拍一个纪录片吧。

当时也没钱,我说我先做功课,我就梳理很久,就把这篇文章写出来,我们就照这个方向去找钱。钱找的很困难,先给了一点,两万块钱,上海电视台艺术频道我也很感激他们,我就拍了。纪录片拍完以后当然删掉很多,但是我觉得最精华的东西不能删,因为我是2003年就追踪贾植芳,自己带着摄像机拍了很多贾植芳的东西,然后就把这些东西全部剪成一个纪录片。

后来,我就请陈思和到工作室去看,陈思和看了非常激动,他说不是纪录片,这是艺术片,我说:陈思和你知道嘛,其实纪录片是最实验的一个电影,它的范围的最广,它不分什么纪录片、艺术片,它就是要真实表达一个人他的经历,他的精神。但是后来他说这个完整版的纪录片,因为不能播,他说你给我图书馆做资料永久收藏,但是我说我可以给你,但是有一个条件,你必须花钱买我这个资料片,他说为什么?我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室里面,我欠了六千块钱器材费,后来陈思和说,那好,我先打电话联系,就把六千块钱给付了,付完以后就紧接着就开贾先生百年诞辰, 然后他们就把这个纪录片用在典礼上放出来了。

实际上电视台播出版纪录片,和我真正留下来的贾先生那种真正精神和思想还是有差异的,我说没关系,我只要有一版真正的留在那里我就留在那里。但是我写的贾先生的这篇文章就一直发不出去,先在《十月》放了三个月,后来《十月》不肯发,后来我就给了《江南》也不发,我就给了广州的《花城》,后来也不发。后来我就很沮丧,后来给《钟山》。

我觉得贾梦玮还是挺有魄力,发表的时候是九月底发的,那天是正好9月29号贾先生百年诞辰,我那天真的特别激动,我觉得我对贾先生有交待了,后来所以我真的是特别感谢《钟山》,把这个文章发出来了。

后来我把文章给了刘再复看,刘再复一夜没有睡着,他给我写了很长很长一篇信,他说这是我们人生的坐标。

我觉得这个奖并不重要,因为我很多次电影得奖、国际得奖,我都不上台领奖,我也不愿意走红地毯,因为这对我来说真的不重要,但是能够把贾先生的文章发出来,我真的非常感动。


我觉得至少我们把贾先生那个精神留下来,贾先生作为一个人,他作为一个这样顽强地在监狱里渡过一生,当他被打成胡风反革命分子。当时胡风在监狱里完全精神崩溃;然后我父亲是在监狱里未遂自杀,自杀未成;然后王元化是精神病;只有贾先生熬过来了,迈着浮肿的双腿从提篮桥监狱走出来,我觉得他那种精神力量超越了所有的他们这一代人。

所以我是在长期跟贾先生接触过程中,我渐渐意识到应该怎么样去做一个人,应该怎么样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,他的那种精神,不仅仅是精神,他的那种对学术,对生活,对待人的那种态度,真的对我后来有很大的影响。

因为大家知道拍电影,这是一个名利场,现在我们电影都被商业,被票房,被资本绑架了,所以后来因为在贾先生那里跟他谈了很多东西,我觉得如果我电影梦做不成的时候,我就好好的读书,好好的写作,这是最重要的。所以我特别感谢贾先生,在我后半生里给我的影响。

这篇文章,能够在《钟山》发表,我非常非常感谢《钟山》杂志,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个空间,表达我对贾先生的敬重。


彭小莲领奖



彭小莲专页

彭小莲:我带着一份满满的爱上路了

彭小莲:我的父亲彭柏山

彭小莲:命运的尽头

彭小莲:他高尚如炬,点燃一片光亮

彭小莲:导演史蜀君,告别的尊严
彭小莲:《武训传》, 迟到61年的平反


文图选自网络,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

表扬小号
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


大家

巫宁坤: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

巫宁坤忆汪曾祺:花开正满枝

李辉:听冰心谈巴金

金弢:家访冰心老人

李辉:陈寅恪先生为何归葬庐山?

李辉:念念不忘梁思成

李辉:难以忘怀的沈从文往事

到咸宁“五七干校”看看沈从文

黄永玉:我的表叔沈从文

何砚平:我眼中心底的沈从文与湘西

夏衍谈周扬:有些事,他得告诉毛主席

钱理群: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

阿城:鲁迅这"硬骨头"为什么老要走?

闫长贵:鲁迅手稿遗失问题真相

陈原:鲁迅怒怼的“三一八”谁是主使?

陈原: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

陈原: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

张宝林:袁水拍的两封信

张宝林:黄苗子郁风和“二流堂”的老友们

张宝林: "徐老大"怕给朋友惹麻烦

丁聪1980年代的政治漫画,尺度令人惊讶!

吴晔:忆丁聪先生与舒乙的一次合作

方成走了,留下了这些最幽默的画!

陈原:人民日报的"讽刺与幽默"

在乡愁的那头,诗人余光中走了

一个转身,光阴就成了故事

一次回眸,岁月便成了风景

  长摁二维码  

加盟新三届2
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
备份新三界

  余轩编辑、少达审读


公 号 征 稿

主题包括但不限于:


童年  文革  上山

     当兵月   青工  高考

校园  浪漫  菁英

       职业  学术   追师长

教育  养老   兴趣爱好

……

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

40后、50后、60后的关注热点

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

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

投稿邮箱:1976365155@qq.com

联系人微信号:james_gz7

联系人电话:13570472704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